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2024年3月起,我行将进一步强化个人客户身份信息真实性、有效性核实工作。
核实的客户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证件有效期限。对个人客户身份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或有效身份证件过期且在90天内没有及时更新等情况的客户名下账户进行限制金融服务。
同时,银行提示,请您高度警惕假冒我行名义的电话、短信、社交媒体消息、网站及客户端,切勿扫描或点击不明来源的二维码或各类网址链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或资金损失。
事实上,自2019年起,多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发布了开展客户个人身份信息核实工作的相关公告。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合规性要求
反洗钱法规: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为了打击洗钱、恐怖融资等金融犯罪活动,制定了严格的反洗钱法律法规。这些法规要求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必须对客户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Know Your Customer, KYC),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和交易的合法性。核实客户身份信息是履行KYC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预防和发现潜在的非法资金流动。
2、防范金融风险
账户安全:核实客户身份信息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伪造、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开设假账户或冒领资金,保护客户资产免受欺诈和盗窃风险。通过定期更新和核验身份信息,银行能够及时发现并关闭可疑账户,降低银行系统内的风险敞口。
3、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实名制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内法规,如《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银行账户必须实名开设,不允许匿名或使用虚假身份。强化身份信息核实有助于落实这一原则,遏制地下经济活动、逃税行为及其它形式的金融犯罪,维护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公平竞争。
4、保障客户权益:
账户所有权确认:确保客户身份信息真实有效,有助于客户在发生争议时快速证明其账户所有权,避免因身份信息错误或缺失导致的账户使用障碍或财产纠纷。
5、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
网络金融环境: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线上开户、远程交易日益普遍,这增加了身份信息被滥用的风险。银行需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强化线上身份验证流程,确保网络环境下客户身份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