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网消息:这周,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 “分家”,吸引了很多支付从业者的关注。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修改《支付宝商业协议》,二者之间服务的计费模式,从以前的一次性打包,变成按实际情况付费。此外,阿里巴巴还与蚂蚁集团终止《数据共享协议》。毫无疑问,与阿里巴巴逐渐脱节拆分,让支付宝的电商属性开始变弱了。
作为第三方支付的开辟者,蚂蚁集团的每一个举动以及整改措施,都可能带来新的行业发展方向转变。而这次的拆分是否会进一步发酵,衍射到微信支付等机构。支付宝的“电商+支付”与微信支付的“社交+支付”,是否会继续拆分。这是一个很大胆的猜想,但可能正在到来。
从专网专用到共享互联
在过去,支付是与其他业态分离的。过去支付的主要载体是POS,而POS专网专用,一个商户申请POS时还需要额外进行网线铺设。
但随着终端技术的革新、互联网的发展,智能POS出现让专网专用变成了连接移动互联网,同时数据的处理更加多元化。点餐、叫号、商店管理等多样功能,也随着智能POS的到来,与支付并联出现。
这种变化带来了大量的支付之外的数据。原来的三流合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需要多个机构协作共同提供数据,而现在完全可以是一家机构来掌控。
更加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原来支付企业只需要承担支付相关的责任,但牵扯到多样的数据后,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过去数据监管不强时或许不是问题,但随着全球对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加强,这一问题开始严重。要知道这不是1+1+1等于3的问题,而是大于3。三流合一数据之间的混用本身就带来了更为复杂的监管问题。
在线上支付方面,支付宝的诞生与电商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担保支付机制的诞生,就注定了以支付为主,物流、信息流要高度匹配,数据之间的交叉互动在所难免。此外,支付账户本身的属性也决定了支付与多业态数据交叉互动的必然。
银行卡账号是一个专属的金融账户,是存款的载体,开户和监管要求都非常高。银行作为专门的金融机构,也能够与其他业态进行业务和风险隔离。而支付账户,本身就与场景强关联,经过一定程度的身份认证后,在互联网平台注册的各类账户都可以升级成为支付账户,比如手机号、邮箱甚至QQ账号。互联网公司自身的场景优势,与支付账户关联,便实现了从互联网到金融的突破。
支付宝与微信成为了这场支付变革的最大赢家,叠加二维码带来的支付技术变革,线下与线下边界打破,“支付+”带来了无限可能,也带来了海量的数据。
数据拆分
2020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之一,这肯定了数据的价值,同时也带来了数据确权要求。谁有权收集数据,收集数据之后承担怎样的责任,接受怎样的监管措施,都是关键。
这同时带来了支付行业的焦虑,以前的粗放型发展,让支付过于便捷。但随着《网路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出台,过去隐藏的数据交叉互用、滥用问题变得十分显眼。
在监管对蚂蚁集团要求的整改中,主要是针对金融相关业务,其中包括回归支付本源、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整顿金融活动、整顿基金业务等。其中“将支付业务与信贷等其他金融业务交叉嵌套”的整改定性,被业界所熟知。
2022年3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目前蚂蚁集团等14家互联网平台自查方面基本结束,但整改尚未完成。整改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涉及对产品的界定、数据、个人信息、隐私保护、商业秘密等问题。
而本次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终止数据共享协议,被视为对监管方面的回应,表明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正进一步切割。
在此,笔者也有一个不太成熟的猜想,这是否意味着,对蚂蚁集团“交叉嵌套”的整改,从金融向其他业态发展呢?
“支付+”的边界与责任
当下的支付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升级,与各种业态相结合,支付将极大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但在与各类产业结合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会产生数据上的交互,如何确定哪些数据是支付企业应该收集的,哪些是不能收集的,在数据监管不断加强的当下,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此外,在支付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兼并各类垂直行业企业,来实现“支付+”也是一个被普遍认可且较为可行的方向。通过大数据营销来驱动商业开拓,进而推动支付业务增长,未来是否会带来更多的合规问题,也值得深思。
支付向其他业态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多样数据管理问题,使得支付企业需要更加睿智地进行边界划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今年5月,特斯拉CEO盛赞微信,他认为微信的功能非常强大,有类似PayPal的支付功能,还有另外其他各种功能。这些功能融为一体,而且软件界面也很棒,是一款很好的App。
也许微信在听到这一夸赞后,背后会发凉。超级App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是监管关注的焦点。
如果“交叉嵌套”的整改范围增大,微信将其支付业务拆分,没有微信,又多少人用微信支付呢?